一个起床技巧,降低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

发布日期:2025-02-25 17:13:25 来源:中颐景熙健康管理中心 作者:景熙健康 浏览量:125次

一、冬季起床慢一点


冬季,心梗、脑梗这类心脑血管急症高发,特别是清晨这个时间段。调查显示,大约40%的心梗和29%的心源性猝死就是发生在清晨,而这一现象在老年人群体中更为突出。

所以一定要提醒家里的老人家,不要太早起床啦,该睡觉睡觉,该赖床赖床,没什么急事就安心享受退休生活吧。

为什么不要着急起床?

1.早晨起床后,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开始分泌,容易导致血压上升,诱发心梗。

2.睡眠状态下心跳较慢,醒来后交感神经会兴奋,血管收缩,导致血压上升。同时,心跳速度增加,心机耗氧量大,如果冠状动脉本身有病变,就更容易出现心肌缺血、斑块破裂,导致急性心梗。

3.早晨血液的浓度较高,加上血压的波动,会使得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,血管内壁压力增加,会导致血管内斑块破裂,增加血栓风险。

所以一睡醒就猛地坐起来,身体未必能及时适应。

最好是设置两个闹钟,中间间隔5分钟,在床上静静地躺一下,然后坐起来,伸伸懒腰,等身体真正醒了再起床。

二、醒后不要立刻做的事


除了不要马上坐起来,还有5件事也不适合醒了之后立刻做。

1.剧烈运动

很多人习惯晨练,但是冬天并不推荐晨练,清晨的气温太低了,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,血管收缩,造成血压波动,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突发。

2.马上吃饭

清晨,胃还处于“半睡半醒”的状态,一般需要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才能清醒。早上唾液和胃液的分泌相对较少,如果立刻进食,容易导致消化不良。

3.叠好被子

睡了一晚上,被子里会有我们的温度和汗液,如果马上把被子叠好,就会给尘螨创造有利的生存条件。

4.用力排便

早上是排便的黄金时段,此时肠道的推进性蠕动在一天中最活跃。但如果屏气用力排便,会导致腹腔压力升高,回心血量增多,心脏负荷增大,血压升高,出现头晕、头痛、胸闷等症状。

5.立刻工作

刚醒来的时候,大脑供血量不足,工作效率低,还容易疲劳。

三、健康赖床的前提


1.赖床不要太久

赖床最多15分钟,时间太长反而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。有的人赖床赖到早饭都不吃,还会损害消化道机能。

2.有尿意别憋着

憋尿会使得膀胱内的压力升高,膀胱壁膨胀。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憋尿,还容易导致心率加速,血压升高,诱发心律失常、心绞痛,造成脑血管承受的压力过大。

3.保证卧室环境

有的人觉得反正卧室没人看得见,乱七八糟也没关系。但其实,卧室环境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,整洁、清新的卧室能让我们更好地休息。

睡觉的时候要远离电子设备,关上窗户拉上窗帘,营造一个黑暗安静的睡眠环境。

早上醒来后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轻音乐唤醒自己的大脑。

4.避免长期熬夜

长期熬夜会打破生活节律,导致失眠,还会导致免疫力失衡,对健康不好。如果早起困难,最好晚上10-11点睡觉,睡前两小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,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