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体这两个地方“没劲”?可能是多个疾病信号!
发布日期:2025-01-20 16:34:44 来源:中颐景熙健康管理 浏览量:105次
摘要:
双腿和双手直接反映了我们的健康状况
生活每天都很忙碌
有时候会突然觉得力不从心
但如果这两个地方感觉“没劲”
可能是身体的健康开始报警
双腿和双手
作为我们生活的主要“工具”
它们直接反映了我们的健康状况

双腿没劲或是这些疾病信号
血管硬化
走了很久的路,双腿如果经常出现无力、麻木的情况,很难继续行走,需要停下来歇息才行,这就是间接性跛行,可能是闭塞性动脉硬化、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问题的表现。
如果出现这种情况,建议进行动脉硬化检测、下肢动脉血管彩超,评估动脉的健康状况。
脑卒中
老人家如果出现下肢无力急性发作,可能预示着血管发生病变,血栓形成、脑出血都可能出现腿部酸软无力的前兆,尤其是老人家需引起注意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一定要注意心脑血管的健康,每年体检的时候可以增加头部MRI+MRA、颈动脉超声造影等项目检查。
骨关节病
髌骨软骨磨损后,在膝关节屈伸活动时,髌骨与股骨发生摩擦,从而引起膝关节前方疼痛,是老人最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疾病,通常表现为“腿软”。
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,也是最常发生损伤的关节,双侧膝关节MRI平扫是检查膝关节最好的方法。

双手没劲或是这些疾病信号
01.心血管疾病
2020年,我国研究人员发现,握力越小,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,以及全因死亡率会越高。如果握力小,同时患有高血压,那么死亡风险会更高。
体检的时候除了上文列出的项目以外,还可以进行同型半胱氨酸、血流变12项等项目的检测。
02.呼吸疾病
研究发现,手劲小、胳膊肌肉少的人,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明显上升。握力每减少一个标准差,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就增加22%;胳膊肌肉每减少一个标准差,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就增加14%。
可以选择胸部CT、磁共振MRI、肺功能检查等项目进行呼吸系统检查。
03.慢性肾病
手劲儿越大,得慢性肾病的可能性就越小,与握力较低人群比较,男性握力>27千克,女性握力>16千克时,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分别显著降低了25%和28%。
可以选择肾功能三项、肾动脉彩超、尿微量白蛋白/尿肌酐(ACR)等项目进行肾脏检查。
04.糖尿病
研究发现,握力越大,得2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就越小。研究人员表示,像握力测试这种简单测试,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又便宜的筛查方法,帮助医生和护士找出那些可能得2型糖尿病的病人。
可以进行空腹血糖、糖化血红蛋白、OGTT、C肽、胰岛素释放试验进行糖尿病诊断。
增加手腿力量做好这5点
甩手大步走
有氧训练可以选择快走、打太极拳等,每周至少进行120~150分钟。快走时要甩开胳膊、迈开步子,才能更好促进新陈代谢。一般来讲,快步走是每分钟120步。
练习拧毛巾
拧毛巾这种简单的动作可以锻炼握力,每天练习20~30分钟就够了。也可以通过握力器或举哑铃来锻炼,但都要注意量力而行。
适当做家务
提重物爬楼梯、整理衣服,肌肉和关节都能得到活动;扫地、拖地、擦窗等家务,也能较好地锻炼上肢和腰部。不过老人要结合自身关节健康等实际情况做家务,不要太劳累。
练习走猫步
50岁之后身体平衡力会明显下降,更容易跌倒、骨折,老年人可以通过接抛球、单脚站立、踮脚行走、走猫步等简单训练,锻炼自己的平衡力。
要补充钙质
补钙不仅有助于减缓骨质流失,对于维持肌肉兴奋与收缩、预防肌肉萎缩也很有帮助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版)》中建议,每日可以摄入300~500克牛奶以及奶制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