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个高危患癌行为,90%的人都在做,建议立即停止!
发布日期:2025-02-26 15:18:30 来源:中颐景熙健康管理中心 作者:景熙健康 浏览量:80次
从全世界的数据来看,我国的癌症负担位居世界前列,而发病率、死亡率甚至均为首位。
全球每新增100位癌症患者,其中就有21位为中国人。
世界卫生组织指出,有30%-50%的癌症死亡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关。
中国科学家近期发表在《国际癌症杂志》的研究证实:如果控制好15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,可以避免40%左右的癌症死亡。

15种促癌因素可以改变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之后,最终确定了15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,分别是:吸烟、吸二手烟、BMI不达标、过量饮酒、运动不足、蔬菜吃得少、水果摄入不足、全谷物摄入不足、过量食用红肉、过量摄入加工肉类、乙肝病毒、丙肝病毒、人乳头瘤病毒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PM2.5暴露。
其中,预估至2035年,对癌症死亡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为吸烟、运动不足和水果摄入不足。
且根据性别不同,面临的最终风险有所不同。

男性
威胁男性的三大癌症种类始终是肺癌、肝癌和胃癌,这与吸烟、过量饮酒、乙肝病毒感染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。
女性
女性为宫颈癌、肝癌和肺癌,且肝癌有上升趋势,需要做好人乳头瘤病毒、肝炎病毒感染的防范,同时注意二手烟、三手烟和厨房油烟的影响。
研究人员预测,如果从现在开始,每个人都控制好上述危险因素,到2035年可以避免40.2%的癌症相关死亡。
需要注意的是,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风险促成癌症,所以防癌需从即刻开始。
癌细胞藏在习惯里
虽然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,医疗技术飞速发展,但癌症的发病率、死亡率反而呈上升趋势,这与四个习惯关系密切。
1.迈不开“腿”
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确认,肥胖与结直肠癌、卵巢癌、乳腺癌等12种癌症有紧密关系。
且随着科技发展,人们主动运动的机会越来越少,近20年来,我国男性运动不足比例增加18.5%,女性增加26.8%,肥胖率逐年增加。
2.病从“口”入
虽然如今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,但公众的饮食反而越来越不健康。
加工业高度发达,很多人的日常饮食会选择外卖,而不是自己做饭。预制菜、油炸、烧烤、腌制食品等的烹饪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致癌物质。另一方面,中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接近50%,这是胃癌的一大诱因。
加上我国人均水果日消费量低于推荐量,红肉摄入占比过大,全谷物摄入量低于推荐量,饮食结构不甚健康。

3.“吸”出疾病
烟草与口腔癌、喉癌、食管癌、肺癌等十几种癌症紧密相关,是致癌风险最高的因素之一。
近20年,我国男性吸烟率有所下降,女性二手烟暴露率下降近一半,相关的癌症风险也有下降趋势。但仍要注意电子烟,它使吸烟者愈加低龄化。
4.“染”上病毒
全球超三成感染相关癌症病例发生在中国。
不过,近10年来,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下降近一半,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也大幅下降。
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发的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,建议女性及时进行HPV+TCT检查,早预防、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把握4个防控关口
1.把好入口关
做到饮食定时定量,多吃应季蔬菜水果,每餐八分饱;主食不只吃精米白面,还可以加入燕麦、小米等谷物;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,适量摄入禽肉、鱼肉。
